1.分布广:蓝藻在自然界分布很广,是较原始、较古老的藻类,喜欢生活在**质丰富且pH值较高的水体中,喜高温,主要在淡水中生长,成为淡水中重要的浮游植物,在温暖的季节里常大量繁殖形成“水华”。 2.适应性强,可在较端不良的环境中出现。对温度、盐度升高,照度、养分、溶氧下降及出现等不良环境有较强的耐性。 3.蓝藻类有些种类具有固氮能力,特别是具有异形胞的种类,能够利用空气中的合成自身需要的氮肥,从而改变水体中的氮磷比,所以蓝藻的发生和水体的营养元素比例失衡有很大关系。 4.浮游种类喜高温、强光、高pH和含氮高、**质丰富的静水水体。因而符合上述条件的池塘易引起蓝藻爆发。 5.形成水华的蓝藻主要有:微囊藻、鱼腥藻、色球藻、螺旋藻、拟项圈藻、腔球藻、尖头藻、颤藻、裂面藻、胶鞘藻、节球藻、束毛藻等十多个属。其中微囊藻水华较为常见,它是水体富营养化的标志,蓝藻水华发生时,散发腥臭味,夜间大量消耗水中溶解氧,死亡后产生羟氨或,对水生动物有毒,破坏生态平衡,危害渔业,也使水的其他利用价值降低。 蓝藻的危害 1.蓝藻繁殖过盛会抑制其它藻类生长,造成溶氧、pH值等昼夜变化剧烈,不适宜虾类生长发育。 2.有的种类繁殖过盛(形成池靛),死亡后发出一股难闻的腥臭味,消耗大量氧气,同时分解后产生毒素,败坏水质,引起鱼虾发病或中毒引起大量死亡。 3.蓝藻发生是水体富营养化和水体污染的指标生物(如褐色管孢藻是清水的指示生物,泥生颤藻则是水体污染的指示生物)。 以上几点,都会造成鱼虾的食欲降低,*力下降,并且由于大部分蓝藻其外层都有一层胶被,不易消化,鱼虾误食后容易引起胃肠道疾病。 爆发蓝藻的原因 养殖水体发生蓝藻水华,主要原因是水体聚集了过多的富营养物质。水体富营养化可细分为**富营养化与人为富营养化。**富营养化是指湖泊营养物质的**富集,需要千年甚至万年的演化过程。目前出现的蓝藻迸发主要原因是人为富营养化造成的随着人类对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活动日益增加,工业的发展以及乡村人口的高度集中,大量含有污染物质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适当处置便排入水体,使水体中氨氮、磷以及**污染物等耗氧物质浓度的升高,增加了水中的营养物质的负荷量,可定期使用过复合盐改底、调水、消毒,特别是在蓝藻以爆发阶段及投喂高峰时,更要保持一周改一次底,十天用一次氯制剂或碘制剂消毒杀菌,可减少底部因残饵粪便而引起的水质不达标,如氨氮、亚盐过高等等。 控制蓝藻的方法 1.常规方法 ①沿池边泼洒杀藻剂 一般为含氯制剂或酸铜、络合铜等铜制剂,此法有一定的效果,尤其是铜制剂会抑制鱼虾的生长;另外一旦用量过大,容易造成转水,而且蓝藻大量死亡后分解产生的毒素进一步加剧了对鱼虾的危害,易引起事故发生,可解毒调水,解除水中所含毒素及有害物质。 ②大量进水 一些养殖户在生产中发现,有时通过大量换水(尤其是河水)可以使蓝藻死亡。其实原理很简单,由于蓝藻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较差,换水后水环境突然改变,引起不适,从而大量死亡 但是面临一个大家有蓝藻都排水换水,大河水源蓝藻污染,进换水后,需要解毒和大量发酵乳酸菌泼洒,预防蓝藻再次爆发